我不是一個戲迷,但從2015年開始,我就一直想要寫一本關於崑曲的小說。
因為那一年,我被朋友拉去上海看了一場大師版的《牡丹亭》。
所謂對的時間對的人,以前我從來沒覺得崑曲有多好聽,甚至分不太清楚戲與戲之間有什麼區別,但由於年紀、經歷,以及大師們精湛的藝術表現綜合起來,在那次之後,我突然就有那麼一絲絲喜歡上了崑曲。
但真正要動筆哪兒有這麼容易。因為不瞭解,我只能盲目地聽,盲目地看。幸而身邊有喜歡崑曲的朋友,我可以向他們求教。
好幾次,幾杯清茶,幾個好友,和著江南煙雨,聽著優雅軟糯的水磨腔,這樣的享受是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我常想,可能是因為我的家鄉就在江南,這裡的水土孕育了我的生命性情,而這樣的性情與崑曲的細膩、精緻和講究恰好是契合的。
我的一位熱愛崑曲的朋友曾經寫過一句話:“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吟唱,是為了能深刻領悟中國最美文辭的深意。”這句話非常打動我,的確,在崑曲裡,中國的文辭之美和音樂之美得到了恰如其分的結合。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要寫一個與它有關的故事。
2018年,我正式動筆寫這部小說,閉關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才完成了初稿。經過反覆地修訂,它終於能夠出版了。在這個清新甜糯的小故事中,我埋下了自己對崑曲的喜愛與嚮往,若讀到它的人能夠因此種下會昕戲的種子,那我一定會非常欣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