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謀求建國,遞交國書,都有非常嚴格的章程。
比如這次倭國遞交國書,懇請大周皇帝同意將倭國國名改為日本,其實早就開始行動。
在遣唐使出發前,也就是久視元年初,倭國就派遣使臣前來。
不過當時由於雙方正處於緊張時期,倭國並未大動干戈,而是先派人過來,打探情況,尋找門路,試探清楚大周朝廷的態度。這一番試探,就持續了整整一年。
之後,倭國確定,大周皇帝是樂於接受他們的懇請,並可以趁機改善關係。
於是他們才派出了遣唐使,跋涉千里來到神都……
米娜試圖在濛池建國,難度遠甚於倭國。
畢竟,薩珊波斯王國早已滅亡,米娜說穿了不過是一個亡國公主,其正統性與合法性,尚待考證。若米娜只是在濛池定居,那還好說一些。可若是建國,其牽扯之廣,程式之複雜,要比倭國更改國名更加艱難。不說別的,米娜想要確立她在波斯的合法地位,獲得與吐火羅等國家同等地位,絕不是遞交一份國書就能完成。
包括武則天,也需要考慮方方面面。
她要照顧到安西諸國的想法,畢竟大周與安西諸國的關係,可說是相當的密切。
若冒然同意米娜建國,安西諸國是否會產生怨恨?
此外,濛池治下有十姓突厥,也要謹慎對待。
米娜若是以一個部落,立足濛池,一切都還好說。可若建國,十姓突厥是否同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