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夜深時,吳浩獨自走過試驗田。沙打旺的根系已深扎至五米以下,觸控時能感受到大地深處的心跳。他想起初來戈壁時見過的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現在的基地,正像一棵紮根沙海的胡楊,用科技與自然對話,在極端中尋找平衡。
月光下,新培育的固沙植物葉面泛起銀光,那是奈米級反射膜在夜間繼續提升光伏效率。更遠處,“沙行者“機器人正自動巡弋,它們的感測器能提前兩小時預測沙塵暴,仿生履帶留下的痕跡很快被夜風撫平。
回到實驗室,吳浩在工作日誌上寫下:“八月三十一日,基地光伏發電量首超需求,盈餘電能已輸送給邊防哨所。“檯燈下,一枚沙打旺種子正在培養皿中發芽,它的基因被編輯進耐極端菌株片段,嫩綠的莖葉透著金屬般的光澤。
窗外忽然掠過流螢——那是白天充電的發光無人機正在夜巡。它們排成雁陣飛過靶場,機腹投下的光斑照亮彈坑邊緣,幾株新生的沙打旺已在彈坑中綻放花朵。吳浩想起那個午後,彈丸穿透靶標的瞬間,衝擊波在沙海盪開的漣漪。如今看來,那不僅是武器的試煉,更是生命重生的開始。
黎明前最暗的時刻,吳浩站在瞭望塔上。東方的地平線開始泛白,光伏板陣列如等待檢閱的軍隊向遠方延伸。風裡傳來冷卻系統的低鳴,與沙打旺葉片的沙沙聲交織成曲。他忽然明白,這片土地從未拒絕生命,只是等待最恰當的對話方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