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三年夏,定遼公北歸,姚廣孝與陳亨欲圖之,事發,燕王遣李堯擊殺陳亨,親往朵顏營擒姚廣孝,誅之。尼瑪、哈森等十四將連坐,除爵,勒令退役……
這場北六省自衛軍中間未遂的政變影響極其深遠,歷史學家以為,正是因為這場政變,奠定了後來中國近百年的君主立憲格局。也有人不同意這種意見,他們認為,中國數千年的家天下政治,導致了在她成為一個現代國家之前,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一番周折,歷史的巨大慣性和當時的現實情況決定了當時的歷史走向。而這場政變,只是矛盾激化的反映,成功與否,都左右不了後來的政局發展。
當時還沒有設立國家檔案館,對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正史顯得太空。野史又失之太假。以至於後來很多小說和戲劇,都採用這段時期為背景,文人們憑藉各自的想像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無論是鐵血悲情,還是風花雪月,那段歷史過去了,永不會重演。至於捲進歷史潮流中的人,他們或者明白,或者糊塗,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每每被人問及此事,往往顧左右而言它。
幾十年後的一個冬天,一群白髮蒼蒼的老頭子坐在一塊兒飲酒。作為當事人之一的退役上將王正浩,捧著酒杯不勝唏噓。事發當日,他被陳亨扣在朵顏營中,未能阻止陰謀的進行,過後又錯誤地保持中立,沒能及時發動反擊。這個錯誤,導致他退役之前沒有像其他幾個北伐元勳那樣,得到大元帥軍銜。從此也與大明帝國軍人最高榮譽,烈焰鳳凰勳章絕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