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七年下半年,歐洲戰場的戰爭逐漸從死氣沉沉的狀態復甦過來。不得不說美國的實力著實強大,哪怕美國人暫時沒有直接出兵,但一加入協約國之後帶來的聲勢,立馬改變了兩大陣營之間的局勢。不僅如此,美國以所謂的盟約價格出售大批鋼材、糧食、軍火給協約國,幫助協約國恢復了一定戰鬥力。這對於僵局狀態的戰場來說,真真正正是一劑猛藥。
就在十月底,英法聯軍在巴黎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這是繼年初僵持狀態以來,協約國做出的第一次主動大反攻。反攻將戰略縱身推進了十里左右,德國主力部隊在第一線的陣地幾乎全面崩潰。
不過德國並沒有因此而撤出巴黎,他們依然頑強的進行反抗,最終穩住了巴黎城區的佔領地形。但是正是因為這次大反攻,使得整個同盟國不得不改變自己的作戰方略,採取更為保守作戰的方式,總得來說還是讓兩大陣營陷入了對峙的場面。
而這種對峙的場面是中國不願意看到的,沒有戰爭,哪來的消耗,沒有消耗,中國和美國組建的海外貿易公司如同虛設一般,不僅資本主義的擴張會陷入一種緩慢的狀態,華盛頓計劃的推進進城也會變得更加具有風險。
這種情況也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就在一九一七年聖誕節的前夕,賴茵施,美國大使,華盛頓計劃中與中國的聯絡者和傑克遜,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華盛頓計劃中負責中美貨物運轉,再度訪華,秘密會見了宋教仁,華盛頓計劃中中國的主要負責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