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爺!弟兄們已經是丟了三百條人命了,再打還要死更多!”
跟在李如柏身邊的一名軍將低聲吼道,已經攻了三次,裡面的倭寇也不冒頭,就是用鐵炮轟打,或許還有朝鮮的投降士兵,在裡面不斷的射箭出來,這支遼西的騎兵死傷不少,對於四千人的部隊來說,死亡三百人是肉疼,可還不至於傷元氣,但自己這麼沒結果的上去送死,對方好整以暇守禦射傷,這就太讓士氣低落了。
這軍將叫“二少爺”而不是叫“總兵”,顯然動了火氣,已經不按照軍中的稱呼,而是按照族裡的了。
被這麼一叫,李如柏臉色鐵青,卻不再派人上去攻打,只是冷冷的說道:
“留兩千人就地監視,派人回去告訴我兄長,其餘的人隨我繼續向前。”
打到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個土寨打不打沒什麼區別,特別是對於他們這一支騎兵來說,這更讓人喪氣。
三天之後,李如松率領大軍趕到,對自己親弟弟的指揮他也不好說太多,只是說道:
“你安排幾千人盯著還是對的,這一處也不能放著不管,要不然糧道會有威脅。”
對這樣的寨子,李如松的手段倒是簡單,直接下令說道:
“炮轟!”
靠近北直隸的邊鎮,都在天津衛的匠坊買過火炮,大家都是不願意多花銀子,價格適中,威力也不小的六斤炮就成了最佳選擇。
李家將門在這上面卻比旁人捨得花錢,卻是購置了十門九斤炮,不過天津衛匠坊賣給各個邊鎮的火炮有個說法,六斤以上的不給炮車炮架,這也是出於制衡的考慮,不能讓邊鎮有太多的野戰火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