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煽動,蠱惑人心,影響人的判斷,但有些事並不是你編出謊話來,別人就會相信,比如說宮內幾位公公吵架。
在京師中,只要是官面上的人物,宮中的訊息就能打聽到,宮中宦官進進出出的,誰沒幾個相熟的人,何況說的還是司禮監大人物吵架。
李三才聽到的是真的,之所以特意傳給他,只是為了讓他更早知道,讓他更加留意而已。
在大明的民間,甚至是官場上,對司禮監這個機構的認識都是天下中樞之地,而且地位還要比內閣高,因為這邊是真正決斷的地方。
想在司禮監當差,文書功夫,辦差的經驗都不能差了,比起內閣中那些進士出身的飽學之士,絲毫不遜色。
不光是司禮監,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門之中,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做個管事,那就要讀書認字,和外面官場上沒什麼區別。
所以宮內也有內書堂,聰慧的小宦官入內學習,然後出來做辦事實習的寫字宦官,然後再一步步辦差。
按照宮中的規矩,在內書堂教課教書的先生都是內閣大學士或者是翰林院的學士,這等人本就是儒士,教出來的學生自然也是這個路子。
因為這樣,內廷中上層的宦官實際上也是士大夫,只不過他們是閹人而已,考慮事情判斷是非,思路和外朝的文官沒什麼差別。
有的人熬煉了幾十年,從下面一步步辦差上來,見慣了風雨,世情通透,自然就聰明圓滑了,可有的卻是讀書信書,幾十年下來還是一樣的性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