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戲或者在茶館中,或者在堂會中,或者在廟會祭神的時候,京師眾人很少想到可以專門去一個地方聽戲。
這時代的戲曲都是文人寫就,唱詞中頗多典故,想要聽懂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而忠君戲院所演的戲曲唱詞卻都是白話,只不過為了押韻稍加改動,不管認字不認字,只要懂得官話,那就能聽懂。
神話故事,才子佳人,這是這個時代戲曲的主要內容,百姓們固然愛看,可卻脫離生活,並不動人,遠不如元時竇娥冤那般的震撼,而忠君戲院所演的,卻是從真實事件中改變,大家都有所耳聞,卻並不怎麼詳細瞭解的事情。
坐在一處,有茶水點心,臺上唱戲,周圍的人都是專門來看戲的,而不是為了喝茶談事所來,這又是另外一樁樂趣。
誠然,酒樓、青樓,那裡花樣更多,但花費同樣也更多,在戲院裡,並不需要太多的銀錢就可以快活幾個時辰甚至一天。
大明到了這個時代,在京師這等大都市裡,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富裕市民階層,但他們卻沒有什麼消費娛樂的地方,戲院的出現,卻正好契合了他們的需要。
有這幾點,忠君戲院想不紅火也難。
實際上,那裡是平民百姓願意看,喜歡看,忠君戲院免費演過三天之後,整個京師都轟動,文人士子,官員勳貴都是前來,想要看看已經名震京師的《浪子回頭》到底是如何好看好聽,莫說是這些人,就連宮裡的宦官都成群結隊的前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