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若喪,官員當回家守孝三年,除非宮中會有旨意強留,稱為奪情。但五年前內閣首輔張居正奪情一事,鬧得天下間沸沸揚揚,到最後才下詔奪情,如今張四維能和當初的張居正比嗎?
何況當初奪情案被貶斥的五名清流,都已經官復原職,這本就是張四維的一個表態,表明自己做事要依據聖賢道理,不和張居正那種為大事不顧道義的作風相同,可現在他張四維自己遇到了這件事,他該如何做。
如果有人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呆在張四維府邸外,一定會看到極為精彩的一幕,所謂官場百態盡在此處了。
有人跌跌撞撞的跑進去,眾人還在四下猜測,等過不久,訊息就裡外傳開,這等事瞞不住人,也實在是沒有必要瞞。
當朝大員的父母身故,所在地方的地方官第一時間會向京師派出信使通報,到宮中的訊息,並不會比到這裡的訊息晚多久。
在客廳內的眾人都是高官,有不少都是張四維的親信,就算心中有什麼想法,面子還要過去的,說幾句慰問的話,商議下接下來該如何做。
外面的人則不同了,張四維的父親去世,如果不奪情,張四維恐怕就要回山西蒲州守孝三年,內閣首輔離職三年,這位置必然不會空懸,不管是誰是繼任者,不管是張四維的敵人還是友人,都和張四維沒什麼關係了。
且不說人走茶涼,內閣首輔本就是臣子中的第一人,到了這個位置,就算是張四維的親信,受張四維大恩,他也要做自己的事,用自己的人,能對張四維有幾分尊敬,這就算是了不起的氣度涵養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