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中凡是因為運河抽稅有所損失的官員士子,甚至是勳貴商戶,本來就對王通心有怨言,大家互相議論抱怨,可因為萬曆皇帝對王通的庇護,卻沒什麼人敢拿到檯面上來講。
戶部山東司員外郎李三才在蘇州會館的一番話,將這個火藥桶一下子點燃了,每一處每一人,凡是覺得自己能議論朝政,該議論朝政的,都在說王通的事情。
風起於青萍之末,一群人在一處的議論,迅速的變成整個京師的輿論風潮。
各個會館,各個文人官員聚集之地,都在議論此事,王通在他們口中已經成了十惡不赦,禍國殃民的大奸。
天津衛香亂本來是王通領兵鎮壓,剿滅亂賊,這其中還有邪教的人參與,這更是大功一件,剩下的人,不管是自縊的萬稻,還是被拿回京師審問的潘達,都和這亂子有脫不開的關係。
但本來已經明晰的事實又莫名的改變,開始有人說,天津衛的事情都是被歪曲的,什麼自己有來自天津衛的親戚說出了實情。
王通逼得天津衛民不聊生,大亂之時又龜縮不出,事後殘暴追索,大殺無辜,構陷正直官員的種種醜事,又開始流傳。
市井中又開始說“天津衛五義”的評書,議論起此事來,都是哀嘆聖君被奸邪矇蔽,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必然有大禍。
就看朝中有哪位正人君子敢於仗義執言,抨擊參劾這等大害……
想想自己苦讀詩書,科舉得了功名,好不容易賺個了免稅的特權,沒想到這王通橫插一腳,在天津坐地收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