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78章 戰潮州(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水師的暫時失利並不能阻擋鄭軍的前進腳步,八月二十二日,鄭軍主力推進到廣濟橋一線,隨即與東進的清軍主力對峙起來。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最初由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建立,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其後歷朝歷代不斷修設石墩石橋取代浮橋,歷經三個朝代三百四十多年的不但增修,到了正德八年(1513年),才由名臣譚綸完成最終的連線,形成了所謂“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順治十年,潮鎮總兵郝尚久,反清歸明,清將耿繼茂率滿漢兵十萬圍潮州城,廣濟橋復遭兵毀,此後幾經修復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終於盡復舊觀。但是由於廣濟橋是連線韓江東西的最便捷道路,所以這一次鄭軍進攻潮州,首選的攻擊目標依舊是這座歷經五百多年風雨的古橋,而清軍也深知廣濟橋的重要性,因此在此地佈置了全部兵力的半數以上。

八月二十三日,鄭軍水師捲土重來,船過鳳凰洲的時候遭到連夜登洲的清軍炮擊,所幸的是由於重型火炮的搬運困難,清軍只能運輸部分輕型火炮上洲,因此未給鄭軍炮船造成較大的損失,不過經此一變,鄭軍炮船不得不再次撤出。

見到水師方面遲遲無法打破清軍的封鎖,八月二十四日,鄭克臧便以右射聲師第一團在龍溪一線登陸鰲頭洲,隨即首先向南圍攻澄海縣城。由於清廷的封界令,事實上澄海縣城只是一座廢城,只有零星的數十戶居民,因此根本無法阻擋鄭軍的進攻,鄭軍兵不血刃的拿下該城後,隨即以配屬的兩哨崑崙奴軍守備,主力向北掃蕩,最終在第三天抵達兜洲最北端的上下水頭,並在上水頭建築了若干直擊江面的炮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