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即今日之南京市,最初稱作秣陵。長江從秣陵城側畔而過,在城西南至東北方向環繞出一道弧形的天然屏障。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使江東,對孫權說:“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孫吳建國,遂以秣陵為都,改為建鄴。建鄴城周長二十餘里。東傍鐘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臨後湖(玄武湖),四面皆是天然屏障。
公元316年,大晉建興四年,匈奴劉漢大軍圍困長安數月,城內糧盡,晉愍(通‘憫’)帝司馬鄴乘坐羊車,口噙玉壁,開城請降,當年年底,劉漢皇帝劉聰處死司馬鄴,中原晉室徹底斷絕。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建鄴重塑晉室,為避司馬鄴忌諱,改建鄴城為建康。史稱東晉。
北地世族不服匈奴劉漢統治,在司馬睿重塑晉室之後紛紛帶領家眷僕婦私兵護衛渡江南遷,聚集到建康城一帶。建康人丁數目因此很快超過一百萬,成為天下人口第一繁密之地。
急劇膨脹的人口不是東吳孫權築得小城能夠容納的。司馬睿朝廷重新規劃,依照洛陽皇城的格局將東吳都城改建為由宮城和官員辦公的官署區組成的皇城,然後以皇城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四十里為限大規模擴充建康城區。
擴充之後,皇城北面的白石壘(白下)、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頭城,西南冶城、西州城,東南東府城,南面丹陽郡城等八個小城或者堡壘盡皆納入新城區。散落在皇城四周的八座小城堡和長江、秦淮、玄武湖、鐘山聯在一起,仿如中心皇城頸項上戴了一串嚴密無縫的珠鏈,構成了一道完美的防護屏障。司馬睿朝廷遂在八個小城堡派駐重兵,這便是所謂的東晉皇家禁軍——臺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