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渡口,王猛獨立在一處高地上,翹首西望,石青沒有說話,沉默著上了高地,和他並肩而立,隨之向西眺望。
衡水營來了。
淇河下游一兩裡外,十三艘海船勁帆鼓張,迎風破浪而來。其中十二艘徑直駛向西岸渡口,準備解除安裝陸戰營和天騎營的將士,其中一艘脫離大隊,向東岸靠過來,臨時督率諸葛攸、天騎營校尉孫霸、衡水營校尉蘇忘三人並肩立於船首;向新義軍中軍行注目禮。
羌人和氐人也來了。
渡口之西四五里外,緩緩起伏的丘陵間冒出無數黑糊糊的人影,這些人分作兩方陣營,鋪蓋了數十里方圓的空間。
站在東岸,可以很容易分辨出,靠東的一方是倉促慌亂的灄頭羌人大軍,大約有三四萬人馬。這是一幫喪家之犬,旌旗低垂,鼓號不聞,羌人一邊發起無力地抵抗,一邊向渡口退卻,看起來隨時都有潰散的跡象。
西邊鬥志旺盛,奮勇前衝的肯定是枋頭氐人大軍。石青粗略估計,枋頭氐人大概有五六萬人,人馬數量並不佔據絕對優勢;但是,雙方士卒氣勢、鬥志卻大相徑庭,衝殺隊形更是天壤之別。
五六萬氐人分成左、中、右三部,遮蓋出一條七八里寬的攻擊線。中軍全是步卒,三四萬步卒列出一條兩里長的鬆散衝擊線,緩慢、沉重、有力,以不可阻擋之勢向羌人壓迫過去。
氐人左、右兩部各有萬餘輕騎組成。也許認定敵手無路可逃,也許是想從心理上摧毀對手,氐人輕騎沒有直接衝擊羌人中軍核心,而是擦著羌人兩翼邊緣斜刺衝擊。像削水果皮一樣,將羌人邊緣削去一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