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悍民軍不是一時臆想,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徵東軍不南下投晉,在北方還能投誰?軍屯枋頭養精蓄銳的氐人、躲在遼西對中原虎視眈眈的鮮卑慕容、抑或是即將滅亡的羯人石趙……無論投靠哪一方,對徵東軍來說,也許都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可石青無法容忍。因為,他是漢人,他渴望與族人並肩戰鬥。
中原有很多漢人。晉室南渡,一小部分隨其南下,大部分仍然留在中原,以數量論,漢人仍是北方第一大族。儘管如此,石青卻沒有其他選擇。
幾十年來,北地漢人分化出不同的圈子。有南和張氏這樣的世族,有聚在乞活旗下的民眾,有麻秋、王朗等各軍軍主,還有許多依附羌、氐等胡族求存,更多的是以地方豪雄為代表,散居四處的塢堡壁壘。這些圈子和徵東軍一樣,散亂如沙,在亂世中掙扎求存,毫無建樹;無法引起石青的共鳴。
悍民軍不同。
在傾頹之時,於崩潰之即,悍民軍最終舉起了漢人的戰旗。
無論出於主觀還是客觀,無論有多少瑕疵詬病,中原大地被各種式樣的胡人戰旗湮沒之即,唯有悍民軍舉起了屬於漢人的戰旗。
這是漢民族首次的覺醒,很盲目,無知無覺,但是,這確實是民族意識的初醒。
受過民族啟蒙教育的石青沒法選擇,只能站在這面旗下。
羞答答地說出“投降”二字,石青沒有聽到預料的反對聲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