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自然不知曉康壽心頭所想,他們雖然向著同一個目標,可是目的地卻不一樣,這麼多年,一個是晉國權臣,一個是魏宮宦官,哪裡能有什麼共同利益,他們只是互相利用罷了。壽康需要他的人手,而他需要壽康的銀子,就是這麼簡單。
杜仲的心腹周濤卻對康壽的反應十分不滿。
“九皇子,那康壽不過是一個魏宮的太監走狗,竟然敢對皇子如此出言不遜,只怕是要好好整治一番。”周濤道。
周濤也是魏國舊部。
其父親曾是魏國忠心耿耿的下臣,只是魏憲帝喜怒無常,聽從宦官之言,周濤的父親便是諫言清君側之人,結果被魏憲帝說啥,周家因此寒心,退隱朝堂,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看見了如山令。
對於臣子來說,這如山令就像是一個救命的稻草一樣。
原來先帝意在讓九皇子繼承皇位,只是先太后太過強勢,故意汙衊,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坐穩帝位不擇手段。
也因為如山令,他們才認清自己該效忠的人是誰。
就算九皇子在晉國為臣,可是他們也看得出來九皇子的能力,能在晉國得到如此厚重的名聲,也能說明九皇子的能耐,他們沒有跟錯人。
“他手上還有魏國的大批財物,我們還不知他藏在何處,若是能得到這批財物的下落,我們就能將這北陽城打造成一片世外桃園,人人有衣穿,有肉吃,不會有難民怨聲載道。”杜仲沉聲說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