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明的官軍來說,去往北直隸作戰是內線作戰,實際上由盧象升那件事情就能看出來,雖在大明疆土,可這未必是內線,糧餉補給可不是說給就能給的。
不過,北直隸無可戰之兵,兵部召集各地兵馬的文書上倒還是特別說明了,軍餉糧秣一概由朝廷和北直隸地方州府供給。雖然有這個承諾,但李孟卻是半信半疑,他把抗擊韃虜這件事情當成是國戰,可有些人卻當成剷除異己手段。
膠州營雖然答應出兵,可準備工作用的時間卻不能短,補給後勤運輸都是要做準備,演義評話裡面,那說書的先生輕輕鬆鬆的說個幾萬大軍,去到這裡,去到那裡,簡便之極,可就算是李孟這一萬兵,要開拔行動也是要花費許多的功夫。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那天,李孟大軍啟程前往北直隸真定府,之所以比預想的要快行動,那是因為河間府和滄州緊急籌備了一批軍糧補給送了過來,並且景州也發動民夫出工出力,輔助行軍。
京畿有警,又都是北直隸的州府,河間府也有些唇亡齒寒的感覺,所以頗為的用心用力,而且下撥的錢糧本就是漕運的倉儲,過手之後有不少的油水到手,府縣官員的積極性也是很高。
附帶說一句,到膠州營手中的錢糧還是被按照慣例剋扣下了兩成,這已經是難得的少份額,算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大義,給李孟來個特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