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從前的一位秀才給一個財主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養豬隻只象老鼠個個瘟;下聯是:做酒罈壇好做醋罈壇酸;
這位財主的理解就是,“養豬隻只象,老鼠個個瘟;做酒罈壇好,做醋罈壇酸”。而痛恨這位財主的長工則會把這幅對聯理解成,“養豬隻只象老鼠,個個瘟;做酒罈壇好做醋,壇壇酸。”
故事中的秀才可謂是財主、長工兩面討好。
這個故事除了說中國話有些“博大精深”的意思,還告訴人們,每個人對一句話的理解總會傾向於自己希望的方向。
所以,這次二老理所當然的將張勁口中的“不錯”理解成了“複合”,開心的不得了。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已經有些頭皮發麻的張勁後,葉媽媽笑著說:“小勁啊,你和你爸去客廳坐一下,聊一會兒,我去廚房做飯。今天可是有你最愛吃的‘蟹炒年糕’和‘紅燒扒皮魚’哦!”
雖然張勁是廚藝宗師,知道自己做出來的菜肯定會比葉媽媽這個“前老丈母孃”更好吃,但是他知趣的沒有表現出露一手的意思。長輩最喜歡小輩吃自己的菜吃的噴香的樣子了,那是一種為人父母才能體會到的滿足。作為一名堪稱“老年之友”的“老人心理學達人”,張勁自然不會攪了葉媽媽的這種好心情。
於是,張勁也不客氣的笑著說:“好,那我可就等著吃現成的了。您老不知道,我這麼久沒有吃到媽的‘蟹炒年糕’和爸的‘紅燒扒皮魚’早就饞的難受了。今天過來,除了來看看你們之外,還想著能不能吃到這些好東西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