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用吃過壽宴,去花園臨時搭的戲臺看湖南道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
長安的三大家族及地位顯赫的達官貴人府裡都養著戲班子、舞妓,建有固定的戲臺,來了客人隨時點戲賞舞,若是客人瞧上了戲子、舞妓,當晚可以享用或是帶走。
河北道這裡也是一樣,豪坤家裡養著會唱小曲的戲子、舞妓,用來招待客人。豪坤喜歡結識官員、名士,認為美人配才子,送戲子、舞妓比送黃金古董要風雅。戲子、舞妓的流動性很大,都成了玩物、禮物,能當上妾有個名份的少,結局善終的更是廖廖無幾。
何家族規不得設定戲班子、舞妓,到了河北道家族自立了一樣執行這個規族。戲班子、舞妓流落風塵閱人無數,有許多媚惑男女的方法,為了能過上穩定的生活,不擇手段,在家族裡長住,是很不穩定的因素。
張巧鳳很喜歡看花鼓戲,每年她過壽誕,潭州刺史就會派花鼓戲班子千里迢迢趕到長安福樂莊,唱三天的戲,讓她一回聽個夠。
何家六個寶夫妻、何七雪夫妻也愛看花鼓戲,鄉音親切,熱鬧裡能回憶在潭州生活酸甜苦辣的往事。
謝玲瓏看著花鼓戲,心裡想到了前世的國劇京劇。燕州應擁有地方戲,等著幾年後將燕州昌盛,百姓能夠吃飽穿暖,有功夫娛樂,她會請人將京劇研究出來,並推向帝國各地。
河北道都督府三十幾名官員夫妻、幾十位豪坤夫妻坐在戲臺下,得以近距離注視何家、謝家、鎮東王三家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