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白衣勝雪 第十二章 投名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溫諒大學學的經濟,對改革30年來的得得失失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尤其針對國企改革這一塊,就目前來講,他的認識比之這個時代的多數人,更加的深刻和前瞻。他清楚的記的1995年9月十四屆五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個《建議》之所以讓溫諒記得,是因為它對國企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在漫長的國改三十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毫不誇張的說,《建議》直接引領了後20年的國企發展和改革方向。

國企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8—1986年,中央放寬了企業的自主決策權;第二個是1987—1992年,進行經營權向所有權的過度;而1993年起,重點在於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直至溫諒重生的時候,這項改革還在艱難的行進中。而青州化工廠始建於1968年,是全國化工行業22家重點氯鹼生產企業之一,也是江東省最大的一家氯鹼生產企業,作為青州的老牌支柱產業,在整個青州的經濟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鼎盛時期固定資產約有3億,總資產超過7億,年銷售額8000多萬,老青州人提起青化廠,總是滿臉的自豪和驕傲。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大型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強力推進,改革的逐漸深入,原有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經營機制和管理模式把企業帶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到1993年已經負債2.5億,嚴重資不抵債,年年都靠政府補貼和資助,成為青州市委市政府的心頭之痛。所以無論從大勢還是現狀來說,大力推進青化廠重組和改制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必然之事,但周遠庭卻意圖用行政手段強行割掉這個沉重的包袱,不僅手法簡單粗暴,也肯定會傷害青州人民的情感,至於青化廠的職工更不要提,不罵上30年的娘,都不算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