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冬暖,何所夏涼》是我提筆寫的第一部小說,所以我對席先生跟安桀有著很深的感情,但我很少提及他們,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越在乎,面對時就越忐忑而小心翼翼”吧,如同席先生對安桀的感情。
生平的第一部作品,它多少是帶著一些生澀、一些不切實際的,但它無疑是美好的,是不是?席先生的等待和守候,我想,我們都希望能遇到。
因為《何所冬暖,何所夏涼》的特別,所以這次的後記裡,我也想跟你們說點有趣的事。
好比,席先生是有原型的,當然,雖說是原型,唯一的相同點可能就只是那一份“深情不渝”。
七年前,我從在海外生活的一位表親口中聽說了一則故事,雖然簡短,但挺有感觸。表親圈裡有一位朋友,在當地一所大學念博士,他的導師是一位有爵位的老太太,這位老教授是出了名的嚴格和脾氣差,卻很器重他,因為他很聰明,也頗紳士,用表親的話來說就是“他很給我們國人長面子”。這男子可以說樣樣出色,唯獨感情不圓滿——他守了一個女孩子很多年,從國內到國外,陪她學語言,陪她吃苦,陪她成長。
可惜的是這份感情最終並不圓滿。女方去了美國教書,他留在了當地就業。我的表親感慨說:“如果有人肯那麼陪著我,我一定會對他很好,哪會說走就走?”
別人的人生其實我們並無資格去多評價,只是,我聽完後不無遺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