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南的人口密集程度,真的不是北地可比的。北地在蒙古治下,有萬戶路,千戶州之說。也就是民戶滿萬就能編一個路,戶口滿千就是一個州——當然,這些路和州的地盤絕不在江南的府和州之下,只是人口稀疏到了極處。
而在江南的兩浙路,一縣之地,大多也戶口過萬,一州之地,往往戶口超過十萬!至於府,如臨安、慶元、紹興、平江,都是戶口數十萬!人口真是繁盛到了極點。
此時台州臨海縣,則是個戶口數萬,比大明帝國的兩個首都燕京和明都還要繁榮的大縣。在張九他們登陸的地方,也就是臨海江口的北岸,正好就是個鹽場,名叫杜瀆鹽場,是熙寧五年所建,為台州六大鹽場之一。而在這個鹽場之畔就是一個名叫杜橋的大鎮,得漁鹽海口(台州也是此時的海貿大港)之利,杜橋鎮也極其繁華,戶數不下三千,人口多達兩萬,號稱“浙東三橋”之一。
而杜橋這邊兒也是有詩禮傳家的豪門,自然是杜姓,和已故的宰相杜範同族,黃岩杜氏其實是台州義門杜的分支,而杜橋杜則是台州義門杜的總堂——黃岩縣和臨海縣其實就隔一條臨海江——因為出了杜範這樣的宰相,才漸漸興旺,現在有了蓋過杜橋本家的苗頭。
當然,黃岩杜的崛起,對杜橋杜是沒有什麼壞處的,相反還讓台州義門杜一族的田地增加了好幾倍。所謂義門,就是號稱世世代代不分家,並且聚族而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