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錢,有鉅額的外匯儲備,如果這些財富不能用在改善民生,藏富於民,國家一旦遇到危機,仍然會一下子成為窮國。只有藏富於民,社會才會穩定,這個國家的“身體板”才健康。
2016年1月,華夏又頒佈了一條關於外匯的規定:華夏籍的居民,滿18週歲的,一年可以兌換最高50萬美元的外匯。
政府為何這樣做呢?一來是真的財富於民,美元畢竟沒有崩潰,仍然是世界貨幣,具有相對其他貨幣來說,最優良的信用。二來呢,當然是防止美元貶值,讓全民來承擔這個損失。
這叫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這個時空,其實華夏和美國的利益已經是“糾纏不清”了,只要華夏不革掉美元的命,只要美國不在華夏周邊,特別是東南亞和東北亞搞起戰爭,那麼兩國之間就沒有“最核心利益”的矛盾。
至於平時在某些問題上互相噁心,比如民族問題啊,人權問題啊,那不算是太核心的問題,打打嘴皮仗可以,別真刀實槍的就行。
隨著華夏的經濟實力增強,說實話,那些喜歡開“小差”的民族已經安分了許多。
再說嘴皮仗嘛,是許多政客的飯碗所在……
GDP和財政收入都上去了,就得花力氣搞民生,但華夏人多,財富的分配是個大問題,如果人少,像新加坡和馬奧地區那樣,政府有錢了,大不了每人一年分上幾千美元,每個有戶籍的居民每人給上一些優質公司的股份,這樣不用兩三年,大家都富起來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