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中對於前線將帥的任命遲遲下不來,吐蕃前線的局勢已經十分糜爛,正月十六日,李顯得到訊息,吐蕃大軍依然佔據了整個安西四鎮,同時佔據了吐谷渾的三座堅城,並且不斷推進,前鋒已然到了鄯城,與守軍展開了最初的交鋒,雖然鄯城城池堅固,守軍士氣旺盛,糧草又極為充實,但是據保守估計,最多能夠再堅守三個月就已經不錯了。
如若鄯城被攻下,吐蕃大軍主力與突厥會合,恐怕整個涼州都督府都將難以儲存!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自然開始了緊急的磋商,經過一番的討價還價,最後決定由周王李顯出任洮河道行軍大總管,兼鎮撫大使,檢校鄯州都督,以工部尚書劉審禮和安西都護府司馬王孝傑為副總管,統率大軍十萬,與老對手噶爾欽陵作戰。
其實本來朝廷給了李敬玄十八萬大軍,但是到了李顯這裡,卻已經被減少到了十萬,用武后的話說,李顯就是大唐的戰神,而且對老對手噶爾欽陵比較瞭解,再加上上一次大戰吐蕃取得大勝,對於吐蕃將士的威懾太大,有這十萬人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這自然是武后的良苦用心,首先來說,以十萬對三十萬,失敗的機率實在是高太大了,如果這一次戰敗的話,武后自然就會把罪責怪到李顯的頭上,畢竟這一次提出免去李敬玄軍職的人中,最堅決之一的就是李顯。而從另一個方面說,就算這一戰李顯不會戰敗,也必定是一次曠日持久之戰,武后正好可以乘著這個機會從容收拾李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