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我最常來查資料的地方。”楊銳帶著攝製組,來到圖書館裡。
北大圖書館是中國最好的幾個圖書館之一,擁有中國最華美的知識體系,魯迅移居滬上以後,最遺憾的就是不能繼續做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因為沒有圖書館,研究就無從展開了。
楊銳腦海中的圖書館,有著遠勝於80年代的知識,而且搜尋方便,但是,當他在1984年的時空中撰寫論文的時候,圖書館依然是他避不開的戰場。
寫論文總是要有參考文獻的,短則數篇,長則數十篇,都得有出處有來源,楊銳要想發表文章,那他的文章後面的參考文獻,就得用發表日之前的,總不能文獻後面的日期是1994年。
“當初為了撰寫鉀離子通道的論文,我在圖書館裡泡了很久。為了節省時間,我一般都是帶點方便吃的東西,存在閱覽室的外面,後來乾脆就帶一些沒有氣味的東西裝在包裡,另外,再帶一壺水或者一壺茶,中午的時候在圖書館外對付的吃一頓……”楊銳站在自己常坐的位置跟前,很有些緬懷,這樣的生活,他以後會越來越少重複了,畢竟,他現在——是有好多條科研汪的男人了,啊哈哈哈……
記者李衝只當是一般化的憶苦思甜,配合的笑道:“為了節省時間,想了很多的辦法呀,稱得上是廢寢忘食了。”
“節省時間是沒錯,廢寢忘食談不上。”楊銳笑笑道:“查詢資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而且是連續性很強的事,既然決定了要找資料,那就要連續的找下去,半途而廢就是浪費時間,下一次說不定還得重複上一次的工作,所以,我一般都是能不離開就不離開,完成了既定的工作才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