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紹率軍,進入了雁門。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這樣的詩句,可謂是軍隊目前的生動寫照。
大捷的興奮過後,薛紹麾下這支軍隊勞師遠征常年不休的疲態,已是盡顯。所有人包括薛紹本人在內,無不感覺體力透支精神頹喪,極度的虛弱與無力,對家的渴望也達到了頂峰。
人畢竟不是機器,行軍時的艱苦跋涉,臨戰前的緊張與壓抑,戰場上的奮死拼殺和流血負傷,極大的消耗人的生命力。身處戰爭當中的時候,將士還能在嚴格的軍紀要求和強烈的求生慾望之下支撐得住。真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這樣的極度疲憊和嚴重透支才會迎來真正的大暴發。很多人在大戰結束之後無緣無故的大病一場,或是負了小傷的人傷情突然嚴重惡化甚至死亡,或是有人落下嚴重的精神疾病影響以後的生活(戰後心理綜合症),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這也正是薛紹搶來趙義節這一支生力軍的用意所在。自己的軍隊必須要停下休整。從雁門到京城,接下來會有很多事情要指望這支生力軍去辦。
千騎使趙義節雖然他沒有像薛楚玉一樣常年跟在薛紹的身邊,但他一直都是薛紹直嫡心腹,是薛紹埋在禁軍當中的一顆重要棋子,具有戰略層面的重要意義。雖然這枚棋子現在被人拋了出來遠離中樞難以發揮預想中的重大作用,但他拐攜了八千兵馬,在薛紹最需要他的時候重歸麾下,一切又顯得那麼的完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