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015章 公非輔,乃攝也(十九)“山河防線”計劃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雖然端掉了俄軍指揮中樞,但實際上城下的戰鬥並沒有停止,因為阿密達是率領精銳直接殺入城堡之中的,而當其餘俄軍發現之後卻並未崩潰或者集體投降,反而在幾名軍官的帶領下從其他仍在己方控制的城門殺了出去。

額爾德木圖對俄軍的頑強有些意外——他不知道俄軍的頑強正是來自於對“蒙古”二字的恐懼與仇恨。

額爾德木圖不知道的是,在俄羅斯民族的集體記憶中,“蒙古”二字始終與長達兩個半世紀的“韃靼枷鎖”緊密相連。

自13世紀拔都西征建立金帳汗國起,俄羅斯諸公國便陷入蒙古統治的陰影,王公貴族需向可汗俯首稱臣,繳納重稅,甚至連大公的廢立都取決於金帳汗的意志。

這種被征服的屈辱感深深烙印在俄羅斯人的血脈中,歷經伊凡四世推翻韃靼統治,直至此刻——留裡克王朝終結、羅曼諾夫王朝尚未建立——的動亂時期,“蒙古”毫無疑問是俄羅斯東擴路上最值得警惕的符號。

當俄軍在託木斯克看到頭戴獸首盔、揮舞馬刀,同時竟還使用著比他們手中波蘭火繩槍更先進的明軍燧發槍的歸化騎兵時,他們眼中浮現的不是此刻最真實的明朝“歸化騎兵第一軍”,而仍然是記憶中那些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

正如率敗軍衝出城堡的一位哥薩克少尉,他手中緊握的馬刀刀鞘上,還刻著其祖父留下的家族箴言:“韃靼人的馬刀不會因祈禱而變鈍”——這其實是從1572年蒙哥汗後裔庫楚姆汗反攻喀山失敗後,在俄羅斯民間繼續流傳了三十餘年的警世恆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