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梁辰還記得新華字典1998修訂本裡關於“前途”的例句: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劉秉堅似乎就是例句裡的那個“我”,說著被大眾所諷刺的笑話的那個“我”。
似乎不切實際奮鬥豪言在世人眼裡就好像傻子在等待著希望和奇蹟那般是個笑話而已,但是說笑話的人總是在多年之後讓我們驚異於他們的成就與努力。
是的,相信奇蹟的人本身就和奇蹟一樣了不起,這是梁辰這個邪教頭子對自己信徒劉秉堅的洗腦攻勢之一。
梁辰對劉秉堅宛若是一個無恥之輩在忽悠年滿六歲還拿著棒棒糖用袖子擤鼻涕的小學生,但梁辰也從未想過當劉秉堅學徒出師他自己會有如此堅韌的信仰。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這是木老師在梁辰畢業照片背後題的字,過後的三年,這一句詩詞卻是劉秉堅的寫照。
當梁辰、老毛子他們腦海裡的記憶還停留在劉秉堅只是那個追著屌絲男士、梳著斜劉海的飄逸男子的時候,劉秉堅給了所有人一個巴掌,木老師的朋友圈裡,劉秉堅帶著他的攝影團隊免費為自己的學弟學妹拍攝了一套和當年如出一轍的藝術照,只是時光換了人,劉秉堅成了掌握鏡頭的了不起的人物。
梁辰的歲月恍恍惚惚過,劉秉堅讀了個三流大學卻真的有了光明的前途,梁辰想這好像不是所謂的奇蹟,這個男人似乎在某一刻就開始在跨進了風雲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