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回神,“沒什麼,梅先生,以你之見,這綠江上可有架橋的可能性?”
梅天舟停下腳步,觀望江面,略一沉吟,“綠江幾乎長年水位不降,建石橋的可能性極低。但綠江人大多數都水性極好,架幾座吊橋還是可行的。羅夫人請看,兩岸的樹多是百年大樹,可以藉助這些樹,用繩索連線兩岸,再在繩索鋪設木板,過人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貨物過江只怕還是靠船拉。”
一旁釣魚的一位老者聽到他們的對話,呵呵一笑,插話道:“這綠江一年前也是有吊橋的。”
梅天舟面露奇色,“如今為何沒有了?”
老者左右看了看,低聲道:“若有橋,坐船的人就少了,船幫賺的錢就少了,縣令收的稅也少了。哎,有魚上鉤了。”
梅天舟還要細問,那老者卻只盯著浮子,不動如松,裝聾作啞。
幾人只得繼續往前走。
嚴格慢悠悠地道:“解決了橋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建了橋,近兩千縴夫便是失去他們的生計,除非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梅天舟一動不動地盯著他。
“梅先生?”嚴格奇怪地喊了他一聲。
梅天舟道:“只是覺得,羅夫人不像普通的江湖人。”
嚴格微微一笑,避而不答,“如果這些縴夫不再拉縴,梅先生覺得他們可以做些什麼維持生計?”
梅天舟搖頭,“難。會選擇以拉縴為生的人多數是不識字的百姓,只能憑一把力氣養活自己和家人。即使不拉縴,他們也只能做其他的力氣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