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色,看起來又要下雨了。”
一大早,李德坤便早早地起了床,又把剛剛五歲半的孫子哄了起來,給他穿戴好衣裳,陪著一起吃了早飯,這才牽著他的小手,緊趕慢趕地出了門,將他送到了離家一千多米遠的幼兒園。
等親眼看著小孫子,被幼兒園老師牽著手進了教室,他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轉身繼續往前走,走了大概兩千多米,佔地廣闊的荊楚博物館建築群,就已經清晰可見了。
這就是荊楚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中心資深修復師李德坤每天上班必做的事情。
在半年前,聽說拿到長安古陶瓷修復技藝大比一等獎,就有機會得到組委會的推薦,成為一名古陶瓷修復國家級專家,已經五十六的他豁出了老臉,毅然決然地直奔長安去參加比賽了。
在古陶瓷修復領域裡,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的李德坤,一直到成績公佈之前,都是信心滿滿。
他有這個自信。更有支撐這個自信的實力。
在荊楚博物館的這三十多年來,他也曾修復了明代青花瑤臺賞月圖瓷鍾、元代青花蓮花紋玉壺春瓶、清乾隆粉彩九子團轉頸瓶等諸多價值不菲的古陶瓷器,還曾多次獲得了荊楚文物局“古陶瓷文物修復特別貢獻獎”、荊楚博物館“古陶瓷修復業務能手”稱號等多項殊榮。
李德坤缺的僅僅只是一個國家級專家的稱號而已。
但誰能想得到,他居然會在那場大比之中碰見向南這個異數,以至於折戟長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