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710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進行北伐。

常言道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虎賁軍是不搶老百姓,然打起仗來,姜戎、土匪輪番搶劫,把原本就奄奄一息的百姓,又折騰的死了多半。因此整體上分田倒沒什麼太大的障礙。畢竟土改與均田令實際上是一套玩意,梁朝只是儘量把宗族拆分、強制遷徙了而已。

海右郡。

莫日根卜一下船,碼頭上呼啦啦的跪了幾十個本地縉紳,恭迎新都指揮使上任。孔彪掃了一眼,只見到孔家分支的幾個人,心裡便是一沉。

孔彪乃孔彰伯父孔嘉猷之庶出幼子,家中行四,比孔彰小三歲。因是庶出,在家中不得臉,自要想方設法的謀生。他不知打哪處聽了莫日根調任的訊息,忙尋了孔彰,自薦做幕僚。然而梁朝早改了制度,沒有了官、吏之分,亦配置相當於幕僚的文書。

往年讀書人屢試不第,多有做幕僚為生,侍機考取功名,從此平步青雲。到了梁朝,文書本身自帶品級,管平波身邊的文書一茬茬放出去做官,誰還想做幕僚?都跑去考吏員,再不見朝中對小吏的鄙夷之聲。遂孔彰給從弟指了條明路,直接參加招考。

梁朝重理工,奈何人才著實太少。村官都不夠使的,文書更加供不上。不得已放低標準,數學不大行的,只要略通九章算術,便能做小吏。孔彪名門之後,經史子集自不消說,雜家更有涉獵的資本,輕輕巧巧過了招考。

而莫日根是個粗人,文化全憑著鎮撫部摁著頭灌,至今也沒學出個子醜寅卯。然都指揮使這等封疆大吏,才能不提,實行的是忠心一票否決制。何況他雖文化不行,卻是帶兵多年,有相當的理事經驗,可比只會死讀書的腐儒好百倍不止。遂他的文書亦需忠心,且得與他處的來,還得了解海右郡,孔彪便成了極好的人選。堂弟肯爭氣,孔彰心裡是滿意的,對吏部打聲招呼,方堅順水推舟的下了調令,孔彪便跟著莫日根到海右來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