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近幾十年了,各國之間的戰爭基本上侷限在邊界地帶,以小規模的衝突戰為主,這些年很少有突破邊境殺入他國內地的大型戰事。各國國力當然有差異,強國自然有這個能力,但打戰沒有不費錢費糧費兵的,收穫小於支出的戰爭只會讓別國撿便宜在背後捅刀子,不如積蓄力量發展民生壯大實力後徐徐圖之,陸上幾國大多抱著這種心態,偶爾不輕不重地打上幾架,讓士兵見見血,感受下戰爭的氛圍。
可保持已久的微妙平衡被冶國打破了,草原人亮出了貪婪和兇狠的獠牙,抽掉了支撐平衡的壘木。為了避免出現豐國的慘劇,每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都已經全面啟動,一切圍繞可能出現的戰爭成為各國執政的第一國策,戰爭的陰雲似乎就快要籠罩這片大陸了。
豐國人沒能堵住大冶王,國內民怨一片沸騰,在腹地受害的百姓流離失所,不少人嘯聚山林,殺官劫倉,魚米之脂變成地獄焦土,千里沃野變成死地,再不復當年盛景。豐國皇帝釋出了“殺冶令”,號召國內百姓,凡是砍下一枚草原人的頭顱,便可送至官府領取十兩白銀,累計十顆以上者封軍職記軍功,豐國的不少武人已經有組織的深入草原,恣意虐殺尋常牧民。
大冶王對諸國譴責其在戰爭中使用錯花的行為置若罔聞,草原人逐水而居,眼下已經入夏,到處水草豐美牛羊膘肥,大冶王帶領治下的牧民遷入草原深處,慢慢消化從豐國搶奪來的勝利果實,任別國口誅筆伐,反正也不會掉塊肉。不瞭解草原內情的人,眼裡除了一望無際的牧草,根本找不到大冶部落的蹤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