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收得勝之兵,回到祁山時,永安城李嚴遣都尉苟安解送糧米,至軍中交割。苟安好酒,於路怠慢,違限十日。孔明大怒曰:“吾軍中專以糧為大事,誤了三日,便該處斬!汝今誤了十日,有何理說?”喝令推出斬之。長史楊儀曰:“苟安乃李嚴用人,又兼錢糧多出於西川,若殺此人,後無人敢送糧也。”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縛,杖八十放之。苟安被責,心中懷恨,連夜引親隨五六騎,徑奔魏寨投降。懿喚入,苟安拜告前事。懿曰:“雖然如此,孔明多謀,汝言難信。汝能為我幹一件大功,吾那時奏準天子,保汝為上將。”安曰:“但有甚事,即當效力。”懿曰:“汝可回成都佈散流言,說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稱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苟安允諾,徑回成都,見了宦官,佈散流言,說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將篡國。宦官聞知大驚,即入內奏帝,細言前事。後主驚訝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詔還成都,削其兵權,免生叛逆。”後主下詔,宣孔明班師回朝。蔣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師以來,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後主曰:“朕有機密事,必須與丞相面議。”即遣使齎詔星夜宣孔明回。
使命徑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詔已畢,仰天嘆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側!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後再難得此機會也。”姜維問曰:“若大軍退,司馬懿乘勢掩殺,當復如何?”孔明曰:“吾今退軍,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營,假如營內一千兵,卻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後日掘四千灶:每日退軍,添灶而行。”楊儀曰:“昔孫臏擒龐滑,用添兵減灶之法而取勝;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趕;心中疑吾有伏兵,定於舊營內數灶;見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與不退,則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無損兵之患。”遂傳令退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