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鐘樓下,一群和尚整齊地排著隊伍,一壁唸誦,一壁走向“萬善堂”,聽經去了。
萬善堂的庭前植了幾棵高大的古柏,綠蔭重重環抱,更添肅穆。
眾僧唸了六炷香的“南無阿彌託佛”後,便都跏趺坐著,靜聽方丈講經。
此堂供奉了西方三聖金像,插滿鮮花。——根據方丈的意思,卻禁止了這些:香味太強的,會干擾心境;顏色泰華麗的,會破壞唸經堂的空寂;粗枝大葉的,花形不雅;名稱太俗,不好聽。
連可插的花,亦戒律甚嚴。
德願法師開始抽問:
“上一日著你們參透一‘無’字,道理可有得悟?”
眼神威儀一掃:
“衍成,如何?”
一個四十多歲的和尚謙卑搖頭:
“請再給弟子七天的時間。”
“清泉,你呢?”
一個五十多歲的和尚亦謙卑搖首:
“弟子竭盡所能,探索這個道理,心仍有微塵,請給弟子七天的時間。”
方丈唯有莊嚴說法:
“所謂‘無’,並非簡單否定,並非一無所有,而是超脫於‘有’、‘無’之‘真空’,亦即‘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眾僧苦思不明。又不敢體溫。唯唯諾諾。
太艱澀了。太高深和睿智了。
“小可,”方丈向愛徒頷首:“你用淺顯的話解釋一下吧。”
小可自懂事以來就聽的這些,悟的這些。他可能不求甚解,但佔據這童稚心靈的是:
“正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實相即空,清淨為無。‘本來無一物,何處染惹塵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