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寸光陰一壺酒(1)
絃琴
那張琴,置於琴臺上,被光陰疏離了多年。歲月沒有帶給它太多的風塵,靜處時,有種遺落的冷豔和端雅。琴通性靈,含氣質,有品德,知曉前世今生,故識得真正的主人。我與琴,並無過深的情感,卻能認定,與之有過一段宿緣。
也曾想過,有那麼一座宅院,古老深沉,瘦減繁華。簡潔的書屋,一爐香,一張琴,一桌棋。軒窗外,幾樹梅柳,一地月光。想來,令人心動的,該是有一個懂絃音、識雅樂的知己。有一天,我會老去,而琴,也定然可以覓得它新的主人,擁有新的故事。
琴為天地之音,寧靜悠然,曠遠深長,縹緲多情。宋代《琴史》中說:“昔聖人之作琴也,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矣。”琴與萬物相通,高山流水、萬壑松風、波光雲影、鳥語蟲鳴皆蘊含其間,寄於弦上。
撫琴者,將萬千心事揉入弦中,在絃音中平和泰然,體會到至靜之極。聽琴者,在清寧潔淨的琴音中,洗澈心靈,恍若天樂。岳飛有詩云:“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彷彿撫琴之人,今生必定有一個知音,不然,縱是奏出天籟之音,亦有無法言說的缺失和遺憾。萬物有情,皆可認作知己,只看你是否願意交付真心。
在遙遠的春秋時代,有一段《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被流傳為佳話美談。琴師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中秋之日,他乘船來到漢陽漢口,泊船歇息。是夜,風浪平息,雲開月出,他撫琴獨奏。恰逢打柴晚歸的樵夫鍾子期,被其琴聲吸引,不忍離去。子期聽懂了伯牙琴聲裡高山之氣勢,流水之柔情,二人結為知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