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生產隊的打穀場在河東。過了河東,就沒有住戶了。然而,顧先生的家就安置在那裡。把顧先生的小茅棚說成“家”,顯然是一個過於堂皇的說法了。顧先生沒有家,就他一個人。說起來顧先生還是一九五八年來到王家莊的,都十八年了。剛來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夥子呢。居然是右派。“右派”是什麼樣的一個科技手段呢,王家莊的人弄不清楚了。還是年輕的顧後,也就是後來的顧先生了,他自己解釋清楚的。顧後站在棉花地裡,伸出了他的巴掌,十分耐心地把他的五個手指頭一根一根地合成了拳頭:“地、富、反、壞、右。”而後,又十分耐心地把他的拳頭一根一根地扳回到巴掌:“地,地主。富,富農。反,反革命。壞,壞分子。右呢,就是我,右派。”噢——,王家莊的人明白了,原來是個壞東西。還細皮嫩肉的呢。
王家莊的人對顧後最深的印象當然不是細皮嫩肉,而是他的字。自從顧後來到王家莊之後,王家莊到處都是字。是標語。在積極勞動之餘,顧後定期要到大隊部去,提著一個石灰水的水桶,翻一翻《人民日報》,從《人民日報》上挑出七八句話來,看見牆就刷。天地良心,莊稼人是不怎麼關心國家大事的,北京發生了什麼,莊稼人不知道。其實也不想知道。但是,自從有了顧後,好了。“國家”一有了運動,圍牆上的標語就體現出來了。顧後這個人使王家莊和北京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別的就不說吧,就說今年的春天,“反擊右傾翻案風”,那幾個字就是顧後寫的。顧後寫的是魏碑,那個“反”字寫得尤其漂亮。“反”這個字有一個特點,基本上都是由“撇”和“捺”這兩個筆畫構成的,天生就有一股子殺氣,靜悄悄地就呼呼生風了。再加上魏碑霹靂的稜角,像大刀一樣,像利劍一樣,是燒光殺光、片甲不留的氣概。顧後的字寫得實在是好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