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透過鏡頭看世界,那世界隨即就變,那怕再醜陋的事物也會變得美妙起來。你當時有個舊照相機,在農村那些年每次進山都伴隨你,是你的另一隻眼睛。你拍山景,風中搖曳的竹山,一片羽毛狀的翠綠波濤,快門一響便固定在底片上。夜間在房裡沖洗出來,雖然失去了色彩,那黑白對比明亮的光影卻十分迷人,彷彿是一個夢幻的世界。你那時用的是過期的電影膠捲,整整一大盤處理口叩足有兩百多公尺,是你還在北京時托熟人從電影製片廠買來的,三十塊錢,近乎贈送。那時電影製片廠只拍新聞紀錄片,拍的都是革命的宣口慶,總敲鑼打鼓,歡欣鼓舞,偉大領袖檢閱紅衛兵,氫彈爆炸成功,針刺麻醉,毛思想的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勝利。病人先做思想工作再開膛破腹,再不就是攀登朱穆朗瑪峰,紅旗飄揚在世界屋脊,都一概改用新出的偏紅的國產彩色片。可你更喜愛黑白照片,沒色彩的紛擾,可以長時間端詳,眼睛不疲憊。
你端詳那沒有色彩的村舍,灰黑瓦頂和細雨中的池塘,獨木橋上的母雞。你特別宣口歡拍到的一隻黑母雞,這黑傢伙就在你鏡頭前,啄食後抬頭張望,不明白相機是甚麼玩意,圓睜睜眼望著,那發亮的圓眼睛還真讓人提氣,地抬頭凝視,你從中看出無限的含意。
還有一張廢墟,房裡長滿荒草,屋頂塌陷,一個死絕的村落,沒有人再去落戶,全部頹敗腐朽了,看不出一丁點當年「大躍進”的痕跡。那年打下的糧食全上交了,一村人餓得都成了死鬼,也包括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哪想得到黨不僅撒手不管,縣城的汽車站都有人把守,嚴禁外出流竄討飯。再說,城裡人糧食也都定量,要飯也無門。這山裡大一些的孩子都記得挖過葛根充飢,拉屎得屁眼朝上,小孩子互相用棍子撥弄,葛粉結成的屎球硬得像石子,拉回屎十分疼痛,這都是你的學生們說的,照片上自然看不出來,看到的淒涼卻也美。用相機的鏡頭來看,能把災難也變成風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