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三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董仲舒對曰:“……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楊克背對著身後喧囂雜亂的工地,靜靜地望著盆地中央的天鵝湖。他不敢回頭去看那片

工地。自從包順貴殺吃了那隻大天鵝,他在夜裡夢見從天鵝湖裡流出來的都是血水,藍色的湖面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30多個從內蒙農區來的民工,已經在新草場紮下了根。他們神速地為自己修建了堅固的土房。這些常年在牧區打長工和季節工的民工,上上輩是牧區的牧民,上一輩是半農半牧區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民,到了他們這一輩,草場大多開成了貧瘠沙質的農田,土地已養活不了他們,於是他們就像候鳥一樣飛到草原上來。他們會講流利的蒙話和漢話,懂得牧業活又是地道的莊稼漢,對草原遠比內地純農區來的漢人熟悉,對如何就地取材,建造農區生活設施具有特殊的本事。陳陣和楊克每次到湖邊給羊群飲完水,就順便到民工點看看聊聊。楊克發現,由於工程太忙,工期太緊,包順貴已下了死令,必須趕在雨季之前完成臨時庫房和藥浴池的工程,這些民工看來一時還顧不上湖裡的天鵝。

楊克和陳陣這些日子經常討論中國古代漢族政府實行“屯墾戍邊”,“移民實邊”,以及清朝後期的“放荒招墾”的政策。這些蠶食草原,擠壓遊牧的政策竟然一直持續到現在。楊克弄不懂,為什麼報紙廣播一直在批判赫魯曉夫濫墾草原,製造大面積的沙漠,給草原人民造成無窮的災難,卻不制止自己國內的同樣行為?而“軍墾戰歌”在近幾年倒是越唱越兇了。楊克沒有去東北、新疆等農墾兵團,而最終選擇了草原,因為他是看俄羅斯森林草原小說、電影、油畫和舞蹈,聽俄羅斯森林草原歌曲長大的。俄羅斯偉大的作家、導演、畫家、音樂家和舞蹈家對俄羅斯森林草原的熱愛,已經把楊克薰陶成了森林草原“動物”了。他沒有想到逃脫了東北新疆的農墾兵團,卻還是沒有逃脫“農墾”。看來農耕民族墾性難移,不把全國所有的草原墾成沙漠是不會甘心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