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面對沒有上帝的世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果沒有上帝,一個人豈非什麼事都可以做?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瑪佐夫兄弟》

一百多年前,西方出了一個震撼世界的狂人。他站在海邊的高山上,向著太陽、向著萬物、向著全人類和全宇宙縱聲宣佈:“上帝死了!”那本來就奄奄一息的上帝,隨著他這驚天斷喝,真的就此壽終正寢了。人類的精神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狂人的名字叫做尼采。

其實上帝早就該死了。自從哥白尼的日心說推倒了基督教的地心說,誰還會真的相信在茫茫天邊外的某個神山上住著什麼耶和華和耶穌呢?不過人們還是照樣進教堂,照樣做祈禱和懺悔,因為“上帝”實際上是“信仰”的代名詞。人總得在精神上有所依託,總得有一定的價值觀念來把握這個物質世界。真正的上帝並不住在天邊外,而是就住在每個人的心裡。當你反省、自責,當你情不自禁地吐出一句“天哪”,上帝就已經與你同在了。

尼采所宣佈的上帝之死,指的是西方人所信仰的基督教傳統價值觀念的全面崩潰。西方世界在逐漸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之後,經歷了嚴重的信仰危機和價值危機。一代代的青少年在信仰真空中找不到自我的價值,空虛、頹廢毀掉了許多美好的青春。但這並不是尼采所期望,更不是尼采所帶來的。尼采宣佈上帝之死的意義在於,讓人們在空前的大崩潰中獲得空前的大自由。他讓人們不要再盲目相信身外的造物主,盲目相信世外的大救星,而是應該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世界。上帝本來是人造的,但過去人們卻把他尊為神聖的造物主,讓自己屈居於精神奴隸的地位。在這樣的主客體顛倒的精神結構中,一切價值都是顛倒的,人生的意義不是為了人類自己,而是為了上帝這個子虛烏有的觀念。尼采宣佈上帝死了,就是要把一切顛倒的價值觀念重新顛倒過來,對以往的一切真理和價值標準,都要用我們人類的眼睛去重新估量、重新評定。對人類命運的支配再也不是那個釘在十字架上的天外來客,而是我們自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尼采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看到了人類無比廣闊的未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