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書鴻家。
沒有任何事情比眼下的實際問題更有力量。一群人如果處於飢餓中,吃飯便是第一件大事。一群人若在海上遇難,脫險便是壓倒一切的宗旨。現在,該睡覺了,該收拾睡覺的地方了,這個實際問題把一切激烈的衝突、痛苦的心理、愛情的悲劇、男女間的微妙關係都排斥到一邊了。
可如何睡呢?兩間房,原來是範書鴻與範丹林父子在外屋,吳鳳珠、範丹妮,加上保姆鋪個摺疊床,三個女性在裡屋。現在多了林虹。
一個方案,是範丹林提出來的:他到門廳裡臨時搭個床睡,這樣母親可以出來和父親睡在外屋;林虹便可以與丹妮、保姆睡裡屋。還一個方案,是保姆提出來的:她到門廳裡睡,林虹便可睡在裡屋了。又一個方案是林虹提出來的:她到門廳睡。兩家共用的門廳,人出人進,林虹一個青年女子,又是客人,睡在這兒顯然不妥,林虹的方案立遭一致否決。範丹林睡到門廳裡看來是最可行的。但此方案卻遭到吳鳳珠的反對,她不願搬到外間與丈夫一屋睡:“你爸爸的呼嚕像貓叫一樣,我可受不了。”
範書鴻聽著她在裡屋的嘮叨極為惱火,但剋制著沒發作。
當著林虹的面,這話讓他臉上太難堪。
“還是我睡門廳吧。”保姆說,“弟弟(她這樣稱呼範丹林)還是和伯伯一起睡外屋,別動了。我睡哪兒都可以,頭一碰枕頭就著了。”看來保姆的方案比較可行。她一個四十來歲的農村婦女,睡在門廳裡似乎無妨。況且範丹林、林虹也都已很誠懇地提出來要到門廳睡,這足以消除“主貴婢賤”的印象。不過,範書鴻心中仍有些不安,所以,他不顧保姆的再三勸阻,親自張羅和佈置起保姆在門廳裡睡覺的地方。他和範丹林先把門廳裡兩家放的東西——圓桌、腳踏車等——騰挪了一番,然後把外間屋一個黑漆雕花檀木框的四扇屏抬出來,在門廳攔出一角,用四個椅子加四個方凳搭一個窄條床,再鋪上褥子軟席。椅子凳子高低不一,倒來換去,他們哐哐噹噹地忙乎著,保姆想勸勸不住,在一旁立了一會兒,到裡面去照顧吳鳳珠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