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走日字象走田,人走時運豬走膘」。
麗麗瑪蓮大酒店的大堂裡,掛著這樣一幅標語。如同有些酒店的電梯間每天要換上不同日期的地毯、餐桌上每天要換上不同的時令鮮花──昨天是一束玫瑰,今天就應該是一束鳶尾花;昨天是一束鳶尾花,今天就應該是一束狗尾巴草──房間裡每天要換成不同顏色的床單和被罩一樣,麗麗瑪蓮大酒店每天在大堂裡都要換上一幅不同的標語、口號、俚語、俗語或者乾脆就是知心話。這是文雅之後的粗俗,這是拘謹之後的隨便,這是珍饈佳餚之後的貼餅子熬小魚,這是縱慾之後的一點羞澀和大惡之後的一點回頭是岸。富麗堂皇的大廳裡懸掛著一條街頭標語,不啻在炎熱的夏天突然吹來一陣涼爽的風或在冰天雪地裡突然出現了一個溫暖的驛站。有一次瑪蓮當著我們的面說,這也沒什麼稀奇,就像偉人的語錄幾十年之後就成了卡拉OK一樣,文化大革命到了我們這個世紀的作用也就是在我這個大堂裡換換標語了。對於這些一天一換的標語,一開始看著還感到新鮮,但久而久之,對於我們這些經常出入瑪蓮飯店的人來說,也就見怪不怪甚至覺得瑪蓮有些誇張了。一天一天的標語並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哪裡有文化大革命那麼驚心動魄呢?──就像情人的結交一樣,初結交還可以,時間一長就味同嚼蠟了;哪裡有12歲的初次驚蟄讓人震憾呢?在這些標語和知心話中,別的對我都是一晃而過,還就「人走時運豬走膘」這句話讓我在心裡「格登」一動並停留了很長時間。世界就是這樣。一切如同滿天移動的雲塊,你保不齊哪塊雲彩有雨,你拿不定主意出門是不是該帶雨披;你覺得世界很嚴重,將雨披帶上,出門不久,煙消雲散,世界的東方,推出紅彤彤一輪紅日;你覺得今天紅日也會出來,告訴小孩他娘,烏雲遮不住太陽,雨披不帶了,出門不久,你正騎在腳踏車上,霎時間電閃雷鳴,降下瓢潑大雨,你正好被澆了個「落湯雞」。已經中年的你躲在小商小販的雨篷之下,看著眼前在風中掙扎的雨絲,馬上就想起了你似水流年的人生,雞毛狗碎的種種細節──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嗎?在這瀝瀝啦啦的雨中和小商小販的討價還價聲中,馬上就有一絲布爾喬亞的傷感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