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一:馮唐書話 小品文的四次爛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到底什麼是小品文,有多種說法。這個詞可能最早現於南北朝,指佛經縮寫本。《世說新語》劉孝標的註釋提到:“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我望文生義,用我自己的定義。小品文第一要小,篇幅小,少則一二十字,多不能過幾千字。小品文第二要有品,有性有情,妙然天成,“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小品文第三要是文,不是詩不是詞不是曲,不談韻腳,沒有定式,天真爛漫,無法無天。

小品文第一次爛漫是在先秦,莊周、孔丘、老聃、呂不韋,以及那些憑舌頭吃飯的蘇秦張儀們(他們的臭貧被詳細記錄在《戰國策》)。這裡面文采最盛的是莊周。他細緻時,邏輯之縝密不讓十七、十八世紀的那幫德國哲學家。他靈動時,魚在瞬間變成大鳥,人在瞬間變成蝴蝶,比卡夫卡的《變形記》更牛。少年時讀到“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我正在困惑自己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莊周立刻成了我的青春偶像。在之後的歲月裡,我知識越多越反動越來越不明白,不知道自己這塊料該怎麼辦,還是莊周的小品給我提示。莊周說他得到一個碩大無比的葫蘆,無可處置,最後決定把碩大無比的葫蘆放到碩大無比的海里,一無是處的自己坐在裡面到處漂著。

小品文第二次爛漫是在明朝,李漁、張岱、三袁、金聖嘆、王季重。這裡面邪氣最足的是李漁,別人因為吃喝玩樂身敗名裂,李漁靠吃喝玩樂安身立命。有一陣子,我把莊周和博爾赫斯摻著看。越看越覺得世界古怪,山非山,水非水,我問我媽:“您是我媽嗎?我爸前世是外星人還是北溟的八爪魚?”我媽當時一句沒說,騎車就去學校找我老師談話去了。後來,我把李漁和亨利·米勒摻著看,發現生活真的像席慕容說的似的:天是這麼藍,草是這麼綠,生活本來可以如此簡單和美麗。亨利米勒說:實在想不清楚就找個姑娘幹。李漁在他唯一的長篇小說中簡潔明瞭,說未央生要先做成世間第一個才子和娶到天下第一位佳人之後才能皈依佛祖。爬到山上,跳進水裡,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