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創作的狀態不可能都一樣。
四十本書,就是四十種狀態。
每次我回憶起「愛情,兩好三壞」的創作過程,我就感覺到強大的痛苦。
真的,很多的痛苦。
細說從頭。
我的經紀人柴姐自己開了間戲劇製作公司,每年都總要拍點東西,想要我寫一個關於愛情的偶像劇(請問還有關於其它主題的偶像劇嗎?)。我說好,當然好,因為看起來很好賺,二十集劇本用乘法乘一乘,收入比寫書來要猛太多了。
然而編劇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堆人的事。
我的劇本導演要認同,製片要認同,一起開編劇會的人也得點頭。這顯然與我一個人就能決定書的內容長什麼樣子的慣性相差很多。
要幹編劇,除非交一個編劇女友,就只有認真做事前功課。
當時我看了可稱為嚴重負面教材的幾齣臺灣偶像劇(對不起我不想點名,因為我鄉愿),也看了兩出我覺得很好看的日劇(前女友、冰上悍將),並仔細跟著日劇一邊看一邊寫下它的分鏡與所需秒數,領會「時間」的感覺。
最後我有了兩大關於電視戲劇成功的結論。
第一,非得要有一首超級厲害的主題曲不可,例如101次求婚。東京愛情故事(超級經典,無與倫比)。前女友。冰上悍將。流星花園我沒看過,但「情非得已」真是好聽。
第二,就是我寫在「愛情,兩好三壞」新改版書序中,一大堆關於純愛小說成功的鐵則。而我寫愛情兩好三壞,偏偏很大的程度是向亂不真切的純愛小說挑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