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來,文人還做得麼?所以我向來不勸人做文人,只要做人便是。顏之推《家訓》中說過:“但成學士,亦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躁筆。”你們要明白,不做文人,還可以做人,一做文人,做人就不甚容易。如果不做文人,而可以做人,也算不愧父母之養育師傅之教訓,子夏所謂賢與不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孔子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行字重要在文字之上。文做不好有什麼要緊?人卻不可不做好。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飯,文如吃點心。單吃點心,不吃飯是不行的。現代人的毛病就是把點心當飯吃,文章非常莊重,而行為非常幽默。中國的幽默大家不是蘇東坡,不是袁中郎,不是東方朔,而是把一切國事當兒戲,把官廳當家祠,依違兩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孫,度此一生的人。我主張應當反過來,做人應該規矩一點,而行文不妨放逸些。你能一天苦幹,能認真辦鐵路,火車開準時刻,或認真辦小學,叫學生得實益,到了晚上看看小書,國不會亡的,就是看梅蘭芳,楊小樓,甚至到跳舞場擁舞女,國也不會亡。文學不應該過於嚴肅枯燥,過於嚴肅無味,人家就看不下去。因為文學象點心,不妨精雅一點,技巧一點。做人道理卻應該認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