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和獨孤信在宇文泰生前死後一系列周密的安排下,沒能撼動小輩宇文護的位子,反而輸了個精光。(這是宇文泰託付後事時就充分預見到的。黑獺的謀略不僅表現在戰場上,更表現在政壇與官場上,柱國大將軍們在戰場上智勇雙全,在戰場下卻稚嫩得很。宇文泰人都死了,其他人還是隻能做他的棋子)宇文護順勢依次遞補,由柱國最後一位的侯莫陳崇頂替獨孤信的太保之位,自己取代趙貴的大冢宰,留下掌管兵權的大司馬的空缺,則交給了同樣小字輩的柱國、博陵公賀蘭祥。
賀蘭祥是宇文泰的外甥,他的母親是宇文泰的姐姐。賀蘭祥自幼就跟隨宇文泰南征北戰,一直是宇文氏家族中的少壯派人物。宇文護的安排,體現出他的政治手腕(趙貴、獨孤信等人謀反,過分低看了他的能力):用虛職太保來安撫賀拔嶽派碩果僅存的柱國侯莫陳崇,令對手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由宇文家族的人佔據真正有實權的職位(大冢宰和大司馬分管官員與兵權),然後再借著府軍制本身的組織特點,將趙貴與獨孤信的軍隊也收入屬下。一石三鳥,原有的六柱國體系均勢不再,宇文氏一家獨大的局面至此才完全確立下來。
宇文護並不滿足,他手中的屠刀非但沒有放下,而且舉起得更加頻繁了。這一回,目標指向了宇文家族的內部。
小天王宇文覺的即位,是遵從宇文泰的意願,也是當時北周各派角力與妥協的產物。立幼而不立長,其實也不僅僅是前面所說的擔心獨孤信攬權的問題,宇文泰從家族內部的利益考量,認為宇文覺年幼,應該會更依賴於以輔政的宇文護為首的宗室和舊臣,有利於政治的穩定與家族的團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