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經常是比文獻更響亮的證言。讓我們想一下那些在本書所闡述的60年時間裡發明出來,或者是在這個時期獲得其現代意義的詞。比如“工業”、“企業家”、“工廠”、“中產階級”、“工人階級”、“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比如“貴族階級”、“鐵路”;作為政治術語的“自由”和“保守”;以及“民族”、“科學家”和“工程師”、“無產者”和(經濟)“危機”,又如“功利主義”和“統計學”、“社會學”和其他許多現代科學名稱、“新聞出版”和“意識形態”等等。這些都是在這個時期新造的詞,或為適應這個時期的需要而產生的詞。[1] “罷工”和“貧困”也是如此。
如果沒有這些詞(即沒有它們賦予其名稱的那些事物和觀念),如何去估量發生在1789—1848年之間這種革命的深遠意義?如何去構想人類歷史上自從發明了農業和冶金術,發明了文字和城邦以來,那遙遠的時代的最偉大變革?沒有它們,現代世界將會是什麼模樣?這場雙元革命改變了世界,並且還在繼續使整個世界發生變革。但是,在思索這種革命時,我們必須注意區分它的長遠後果和它早期的關鍵性發展,前者不受任何社會結構、政治組織或國際力量和資源配置的限制,而後者則與某種特定的社會和國際形勢密切相關。發生在1789—1848年間的這種偉大革命,不僅僅是“工業”本身的巨大勝利,而且是資本主義工業的巨大勝利;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勝利,而且是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自由社會的大勝利;不僅僅是“現代經濟”或“現代國家”的勝利,而且是世界上某個特定地域(歐洲部分地區和北美少數地方)內的經濟和國家的巨大勝利——其中心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毗鄰而又互為競爭對手的國家。1789—1848年的轉變,基本上就是發生在上述這兩個國家裡的孿生大變革。從那之後,這一變革波及了整個世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