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書
夏,是大禹有天下之號。這書紀夏家一代的事蹟,故叫做夏書,共四篇。
禹貢
貢,是貢賦。這一篇,史臣記大禹平水土,定貢賦,及經理天下的事。獨以貢名篇者,水土平而後貢賦定,特舉其成功而言也。
【原文】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直解】這一節是總記大禹治水之要。敷,是分刊,是除。奠,是定。史臣說,當時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九州的區域都不辨了。禹受命治水,乃先分別土地,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之九州。然後知某州最下,治之宜先,某州最高,治之宜後,可以隨地而施功矣。凡水都發源於山,只為山勢陰塞、道路不通,所以有懷襄之害。禹乃隨山而行,相其便宜,又除去了障蔽的樹木,以通其道路。然後知某水為某山所壅,必須開鑿某山為某水所出,必須浚治可以因勢而利導矣。九州既分,又須立各州的表識,以為之紀綱。禹乃定其山之高者、川之大者與做一州之疆界。如某處有某山,便可尋眾山之脈脈絡;某水在某處,便可尋眾水之脈絡,而導山導水之功,皆可舉矣。禹之治水,大要不出此三件,故總揭而言之如此。
【原文】冀州。
【直解】此以下,是分記九州治水之成功。冀州,即是今北直隸、山西、河北等處,及遼東義州衛迤西地方。當堯之時,水為民患者莫甚於河,而冀州乃河水所經,又帝都所在,故禹受命治水,先從此起。不言疆界者,冀州三面抵河,觀兗豫雍三州所至,便自可見,亦所以尊京師,示王者無外之意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