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乾嘉之盛極轉衰
清康、雍、乾三朝,比較過的有秩序承平的日子,然到乾隆中葉以後,清室即入衰運。
一、因帝王精神,一代不如一代。乾隆好大喜功,不如雍正之勵精圖治。雍正刻薄,不如康熙寬仁。惟以國富論,仍以乾隆為最盛。康熙六十一年,戶部庫存八百餘萬。雍正間,積至六千餘萬。自西北兩路用兵,動支大半。乾隆初,部庫不過二千四百餘萬。及新疆開闢,動帑三千餘萬,而戶庫反積存七千餘萬。及四十一年,兩金川用兵,幣帑七千餘萬,然是年詔稱庫帑仍存六千餘萬。四十六年詔,又增至七千八百萬。且普免天下錢糧四次,普免七省漕糧二次,巡幸江南六次,共計不下二萬萬兩,而五十一年之詔,仍存七千餘萬。又逾九年歸政,其數如前。康熙與乾隆,正如唐貞觀與開元、天寶也。
二、因滿族官僚,日益貪汙放肆。此與前一事相因而至。滿族對中國戒備之心日懈,則其自身缺點劣性日露。乾隆晚年之和珅,為相二十年,所抄家產,珍珠手串二百餘,大珠大於御用冠頂。寶石頂數十,整塊大寶石不計數。藏金錢、衣服逾千萬。夾牆藏金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人謂其家財八萬萬,敵全國當時歲入十年以上。遂有“和坤跌倒,嘉慶吃飽”之謠。其時外省疆吏亦望風貪黷。滿臣伍拉納為浙閩總督,籍產得銀四十萬有奇,如意至一百餘柄。乾隆謂其“如唐元載之胡椒八百斛”。乾隆雖對貪黷時加嚴懲,然其風終不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