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制度之建立,必先有建立該項制度之意識與精神。一項制度之推行,亦同樣需要推行該項制度之意識與精神。
此種意識與精神逐漸晦昧懈弛,其制度亦即趨於腐化消失。
盛唐的命運,由於當時各項新制度之建立。【換言之,即某種意識與精神之達於具體現實化。】及此各項新制度日趨崩潰,【換言之,即某種意識與精神已喪失或轉變不復存在。】而盛唐之盛亦遂不可久保。
一、由租庸調製到兩稅制
租庸調製的精神,不僅在於輕徭薄稅,而尤重於為民制產。
推行此項制度,必先整頓籍帳。【正如北魏均田,必先成立三長制。】
戶籍分九等,共三本。一留縣,一送州,一送戶部。【此為租、調之根據。】
計帳預定翌年之課役數。【此為庸之根據。】
武德六年制,“每歲一造帳,三年一造籍”。【州、縣留五比,尚書省留三比。】
凡戶口之新附、除籍、絕逃、籍沒,田畝之應退、應授,均須逐年認真辦理。【此即政府上下對此制度必先有一番精神,更不可無一種相當之意識也。】
杜佑通典以隋國計之富足,歸功於高熲建輸籍之法。按:熲在煬帝時奏:“人間課稅,雖有定分,年常徵納,除注恆過多。長吏肆情,文帳出沒,既無定簿,難以推校。乃為輸籍之樣,請遍下諸州。每年正月五日,縣令巡人,各隨近五黨、三黨共為一團,依樣定戶上下。”帝從之,自是奸無所容。則熲之輸籍法,正有賴於詳密周勤之吏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