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網際網路金融剛剛熱了幾年,金融科技(FinTech)便取而代之。比特幣的礦工和炒家們剛剛結夥成幫,區塊鏈(Blockchain)便登堂入室形成“鏈圈”。一波波新概念讓我們眼花繚亂,在不斷鼓譟的創新顛覆中,莫名的焦慮感籠罩著所有人。極客們彼此創造深奧晦澀的詞彙來建立行業壁壘,把自己弄得雲裡霧裡,失去了與正常人溝通的能力。普通大眾則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論壇沙龍,如飢似渴地汲取新知,唯恐墜入智慧時代的底層。
我就是這樣一個焦慮症患者,一直關注比特幣挖礦、極客的演算法邏輯和區塊鏈先知們的佈道,不時沉浸在瞬間的快樂和間歇性沮喪之中。面對所有變化——金融的、藝術的、科技的、社會的,我們都會堅定地嚮往和跟隨這些創新,即便大多數會走向失敗,過程卻是充滿著大大小小的快活之處。區塊鏈也會是這樣的。
2016年夏天我參加了加勒比海內克島(Necker Island)的區塊鏈三天懇談會。著名嬉皮士企業家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邀請了十幾個國家不同領域的人士在海浪和陽光沙灘的環抱中討論區塊鏈的應用。沒錯,這種時空穿越真是讓人驚喜。這些來自政府、法院、情報系統、網際網路、藝術、航天和環保機構的30多位彼此陌生的人士組織了十幾場不同主題的討論會,討論抓捕逃犯、防範洗錢、保護藝術產權、確認交易真實性、防止貪汙腐敗、社會選舉、地震救援和瀕危生物的保護等,在感受到這些領域鮮活的具體成就的同時,也在體會一個共同的應用邏輯:這都是建立在大資料分析基礎上自發組織、彼此交叉合作的成果,而且沒有一個權威機構或企業在組織這個系統和過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