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呈指數級增長,基本上每年翻一番。曾安置在一棟建築內的裝置現在可放進你的口袋裡,而今天可放進你口袋裡的在25年之後將可以放進血液細胞中。
雷·庫茲韋爾,2009年
當“二戰”進入決定勝負的階段時,艾倫·圖靈和布萊切利園團隊剛剛研發出第一臺可程式設計電子數字化計算機,專門設計用於幫助英國解密人員進行洛侖茲密碼機的密碼翻譯。洛侖茲密碼機在戰爭期間被德國軍隊廣泛用於傳送加密資訊和急件。巨像馬克I號(Colossus Mark I)計算機在1944年2月5日投入使用。巨像計算機的改進版本(馬克II號)在1944年6月1日投入使用,就在諾曼底登陸戰役開始僅幾天之前。
第一種非單一用途的可程式設計計算裝置是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這種裝置最初被美國軍隊用於計算火炮射表,在1947年6月29日投入使用。到1950年,在地球上也只有屈指可數的這種計算機器。然而不管怎樣,計算能力算是起步了。
那與今天相比如何呢?
現在,即使是最普通的小玩意兒,比如音樂賀卡中的聲音模組[1],大約是“二戰”結束時全世界所有計算科技處理能力的1000倍,而且其中每塊晶片的費用只有10美分。摩爾定律再一次顯示其巨大威力了!
圖3–1 音樂賀卡中價值0.1美元的聲音模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